国旗下讲话

第八周国旗下讲话:珍惜粮“缘”,不负“食”光

发布日期:2022-10-18 07:32:56   来源:东湖中学   

2022年10月16日是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不让任何人掉队。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2022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引领文明消费新风尚,利用10月17日上午国旗下讲话的时间,我校积极开展以珍惜粮“缘”,不负“食”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此次国旗下讲话,由德育处刘婷老师主持,高一9班邬郎平同学宣讲。

邬同学先介绍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我国农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再总结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最后向全体东湖师生发出爱粮节粮、厉行节约、从我做起的倡议。他动员全校师生争做爱粮节粮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宣传者。在每一处行动中都能表现出勤俭节约的态度,反对铺张浪费,携手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美丽的东湖氛围。尊重劳动,珍惜粮“缘”,不负“食”光。邬同学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员向我校师生发起他最响亮的倡议。

此外,刘婷老师也对全校师生提出要求,食堂用餐应当避免浪费食物的现象,以“光盘”为荣,“盛宴”为耻。就餐点菜时,适度适量,吃饱为好。剩饭剩菜要打包,减少奢侈浪费,不攀比。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使更多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珍惜粮食,兴粮节粮,应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附此次宣传员邬郎平同学的宣传稿

珍惜粮“缘”,不负“食”光

谈及粮食二字,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立马将袁隆平这个闪亮的名字浮现心头。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因为需要,所以重要,他的付出很有必要。然而在我第一次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时,对他的一句话产生了疑问。

“20世纪90年代,湖南省曾3次推荐我参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我3次都落选了,我落选比人家当选更轰动”,我当时心想这般国内首屈一指的农业专家,怎么会落选三次呢?

在2019年发表的《读者》杂志上,袁隆平对此做出回应:“我搞研究不是为了院士,没评上说明水平不够,应该努力学习;但学习是为了提高学术水平,而不是为了当院士。我认为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我觉得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对国家、对百姓都是大好事。”因为淋过雨,所以他用一生为我们撑起粮食安全的大伞。因为心中怀揣百姓,所以淡泊名利;因为坚定梦想,所以埋头苦干。

正是因为粮食是治国安邦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又因我国拥有14.13亿人口,更显得粮食地位的举足轻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问题,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2022年10月16日是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为“不让任何人掉队。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2022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引领文明浪费新风尚,我在这里向全体东湖师生发出爱粮节粮、厉行节约、从我做起的倡议。

一、争当爱粮节粮的倡导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浪费粮食折射出奢华的思想观念和浮华的社会心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浪费冲击的是思想的大堤,社会伦理的防线。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爱粮节粮的新风尚。”

二、争当爱粮节粮的践行者。“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每位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合理消费;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坚持餐餐不余、年年有余”,争当爱粮节粮的表率和楷模。

三、争当爱粮节粮的宣传者。“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全球每天约8.7亿人挨饿的同时,而每年食物总产量中的1/3即约13亿吨被白白浪费。浪费食物令全球经济每年损失约7500亿美元。省下一粒粮食,或许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人人争做节粮爱粮宣传者,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加入到爱粮节粮的行动中来,引领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

陶行知曾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节约粮食的活动,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每一处行动都表现出勤俭节约的态度,反对铺张浪费,一起携手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美丽的东湖氛围。尊重劳动,珍惜粮“缘”,不负“食”光,让我们一起行动!

青浦区东湖中学德育室

审核:李媛

编辑:许莲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