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有约】第2周国旗下讲话:品德润心 行为筑梦
2月24日清晨,东湖中学全体师生齐聚操场,举行以“品德润心 行为筑梦”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活动。活动由学校副校长兼德育处主任李媛老师主持。
李媛副校长在开场致辞中强调:“品德是行为的灵魂,行为是品德的外化。作为高中生,行为规范不仅是成长的基石,更是锤炼内在品德的重要途径。”她呼吁全体师生从点滴小事做起,用高尚品德滋养心灵,以规范行为筑就未来。
校学生会学习部部长、高二(7)班心理委员黄越同学以孔子的典故开篇,指出“真正的修养从不因环境狼狈而褪色”,并列举校园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同时援引张桂梅校长、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强调“高尚品德化为行动,便能播撒希望的种子”,号召同学们在平凡中践行责任、传递善意,鼓励大家以“以品德为墨,以行为为笔”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篇章。
李媛副校长总结道:“梦想的实现离不开脚踏实地。唯有遵守行为规范,才能在追梦路上坚定前行。”
本次活动通过生动案例与真挚呼吁,深化了师生对品德与行为关系的理解。我校将继续以德育为抓手,引导学生成长为有品德、有担当、有梦想的新时代青年。
【附发言稿】
品德润心 行为筑梦
高二7班 黄越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品德润心,行为筑梦》。
面对飘扬的五星红旗,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朴素的道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底色,由品德晕染;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图景,由行为勾勒。
两千年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泥泞中跌倒,弟子扶起他后,他首先整理的是沾满尘埃的衣冠。这个细节告诉我们:真正的修养从不因环境狼狈而褪色。今天的校园里,弯腰捡起一片纸屑的瞬间,替抱着作业的同学推开教室门的举手之劳,考试时面对难题依然坚守的诚实,这些看似微小的选择,都在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注入清泉。品德从来不是悬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流淌在生活缝隙里的清溪,润泽着年轻心灵的土壤。
有人曾说:"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影。"张桂梅校长用布满膏药的双手托起大山女孩的求学梦,袁隆平院士九十高龄仍坚持下田观察稻穗,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当高尚的品德化为具体的行动,就能在人间种下希望的种子。作为学生,我们或许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认真完成每一份作业是对责任的践行,耐心为同学讲解难题是对善意的传递,运动会上为最后一名选手鼓掌是对尊重的诠释。这些行为如同细密的针脚,正在编织属于我们的人生锦缎。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每一代青年都是接力的摆渡人。疫情期间,无数"00后"穿上防护服成为志愿者;山火肆虐时,年轻骑手们自发组成物资运输队。这些画面提醒我们:品德的高度从不以年龄丈量,行为的力量永远以行动见证。当我们抱怨网络环境浮躁时,是否记得自己可以成为理性发声的那一个?当我们感慨社会竞争激烈时,是否坚持着公平较量的原则?青春的选择里,藏着时代的回响。
此刻仰望飘扬的国旗,那抹鲜红里凝结着先辈的品格光辉,也呼唤着我们的担当。让我们以品德为墨,以行为为笔,在人生的宣纸上写下这样的注脚——当未来的某天回首,我们既能看见自己追逐星辰的足迹,也能望见身后播撒的满地芬芳。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心中有光,让温暖自然流淌;脚下有路,让梦想落地生花。
撰稿:德育处
审核:刘 婷
摄影:卢 莹
编辑:卢 莹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