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申城变迁 共建人民城市|东湖中学开展“书香青春”阅读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化全民阅读活动”重要部署,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我校于12月7日至12月8日结合“建筑可阅读”的理念开展“书香青春”阅读活动,旨在参观本土特色建筑的过程中培养青少年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归属感。
一、线下行走阅读活动
我校高一年级各班团支部根据团市委推出的7条“建筑可阅读”路线及特色点位,自主选择线下行走阅读的地点,并在活动过程中加深了对上海城市理念的感悟。其中有部分团支部选择了路线3,在游览蟠龙天地的过程中见证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也有部分团支部选择了路线5,在游览张园的过程中感悟文化遗产的生机焕发。
高一4班团支部:
蟠龙古镇是上海首批完工亮相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漫步在街头巷尾,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中。现代化的商业设施与传统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各种品牌的商铺、餐饮店、咖啡馆等应有尽有,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消费需求。我们在被这里的美景和文化吸引的同时,也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深刻的感悟。蟠龙天地作为上海的一张名片,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上海将继续保持其活力和创新,为人们带来更多惊喜和感悟。
高一1班团支部:
张园是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之一,也是新式公共文化的诞生地,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园”,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种类最多的中后期石库门建筑群。张园是一个历史与现代、文化与商业交融,集历史文化体验与时尚消费与一体的公共空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张园的历史变迁,体会到文化遗产的生机焕发,感受到了上海深厚的文化底蕴,感悟了人民城市理念的上海生动实践,增强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归属感。
二、线上学习互动活动
此外团员青年们积极参加喜马拉雅平台上的主题听单和诵读活动,在线上学习互动,进一步了解上海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感受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
(一)“书香青春·聆听上海”专题收听活动
高一3班 毛钰绮:
聆听喜马拉雅“青春上海”中《阅读申城变迁,共建人民城市》的内容,思绪被拉回到上海的往昔岁月,又迅速被眼前这座城市的新貌所震撼。
外滩,上海的经典名片,“万国建筑博览群”静静矗立,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巨变。往昔的繁华与落寞,如今都化作历史的厚重底蕴。对岸陆家嘴的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和上海中心大厦拔地而起,与外滩的古老建筑隔江呼应,构成了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绝美画卷。这里不仅是游客们趋之若鹜的观光胜地,更是上海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与发展成就的窗口,彰显着人民城市海纳百川的胸怀。
杨浦滨江,从工业时代的喧嚣中走来。曾经林立的工厂、忙碌的码头,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逐渐沉寂。但如今,它以全新的姿态重生。废弃的厂房被改造成创意园区,生锈的铁轨成为历史的印记,与崭新的景观步道、休闲广场相得益彰。市民们在这里漫步、骑行、休憩,感受着工业遗存与现代活力的碰撞融合,这是人民城市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创新探索。青浦蟠龙天地宛如一颗江南水乡的明珠重放光彩。曾经的蟠龙古镇在历史长河中蒙尘,而如今经过精心规划与修复,它重现了“千年蟠龙,江南新韵”的盛景。古桥流水、老街古巷依旧,却又融入了现代商业与文化元素。非遗文化在这里传承创新,特色店铺与艺术展览吸引着人们前来体验,让居民与游客共享江南水乡的诗意生活,诠释着人民城市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
东方渔人码头则在浦江之畔闪耀着独特光芒。它从传统渔业码头华丽变身,现代化的建筑群落里,汇聚着多元的商业与文化业态。人们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美食、购物娱乐,还能欣赏到浦江的迷人风光。它是上海城市滨水空间开发利用的典范,体现了人民对城市功能多样化需求的回应。
这些地方的变迁,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生动写照,深刻体现了人民城市共建共享的理念。每一位市民都是城市的建设者与见证者,我也将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其中,为上海这座魅力之城的持续辉煌贡献力量,期待它在未来书写更加绚烂的篇章。
(二)“书香青春·诵读上海”书香诵读活动
高一5班 池可欣、舒俊昊:
读完孙甘露创作的《千里江山图》中一封没有署名的信,我们深深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品质。他们用信仰、纯真和勇气高举起冲破黑暗的火炬,在那段黑暗的历史中,用萤烛微光照亮未来的灵魂。他让我们懂得了“千里江山图”不仅是街头的密码与任务,更是革命英雄对祖国书写的青春誓言。书中对城市空间的凝视和摹写,更是寄寓着对江山与人民的挚爱和忠诚。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扬起青春之帆,报效伟大祖国!
通过这次阅读活动,青少年们不仅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归属感有了显著增强,而且对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层含义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团员青年们能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培养阅读兴趣,增强爱国情怀,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东湖中学校团委
审核:刘 婷
编辑:卢 莹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