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华服映校园|东湖艺术节古风汉服秀排练花絮
近日,东湖艺术节汉服秀进入紧锣密鼓的最终排练阶段。4月21日上午,身着汉服的学生们翩然试装,衣袂翻飞间为春日校园增添了一抹流动的诗意。教科室主任朱丹、德育处副主任林广波及艺术辅导员杜晓宇全程指导,在剧场内细致打磨走台细节,力求呈现最佳舞台效果。
华服初试:跨越千年的课堂对话
排练首日,学生们手持襦裙、直裾、马面裙等不同朝代服饰,在杜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穿戴技巧。“腰带需系成蝴蝶结,广袖要用暗扣固定……”
高一(8)班张子宸一边为同学整理衣襟,一边感慨:“平日穿惯了校服,如今才发现古人的服饰礼仪中藏着大学问。”从系带方式到步履节奏,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服饰的精致与考究。
步履生香:传统与创意的碰撞
剧场舞台上,三十余名参演者正反复调整队形。男生手持以环保材料制作的竹简吟诵《诗经》,女生执再生纸制成的团扇演绎《洛神赋》,琵琶声与舞蹈动作交织,古韵悠长。高一(7)班马睿在练习大家闺秀走路时坦言:“原以为穿汉服只需缓步徐行,实际既要保持仪态,又要兼顾队形变换,极考验协调性。”值得一提的是,高二7班的戴非凡和高二8班的聂梦琪,巧妙利用环保物品,用红白蓝蛇皮袋和垃圾袋改造的礼服裙令人耳目一新 ,充分的将环保理念融入传统美学。
幕后拾趣:文化传承的青春注脚
排练间隙的趣事同样鲜活:高一男生互相整理幞头时笑称“体验了古代书生的晨起日常”;有人因长剑过长不慎打翻水杯,引发善意的哄笑;会舞蹈的同学则自发指导“如何让披帛飘得更轻盈”。校艺术辅导员杜晓宇老师表示:“这些小插曲恰能让同学们体会传统服饰承载的生活智慧。我们特意保留部分即兴互动,希望舞台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青春活力。”
据悉,本次汉服秀将于4月25日作为艺术节重头戏亮相校园剧场。活动不仅呈现历代服饰演变,还将融入舞蹈、舞剑等传统技艺展演,打造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当东湖的少年与汉服相遇,既是美育实践,更是在经纬交织的丝线中,编织属于新时代的文明记忆。
撰稿:杜晓宇
审核:刘 婷
摄影:杜晓宇
编辑:侯赛歌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