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教学变革,探索课堂学习新模式|东湖中学开展校级观摩课展示活动
4月11日,东湖中学开展以“数字化赋能教学变革,探索课堂学习新模式”为主题的校级观摩课展示活动,由地理组王红老师执教高三情景探究式综合复习课,主题为《诗画江南水,上善青浦城》。青浦区教育学院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办副主任、区高中地理教研员俞琼及校领导参加此项活动。
地理展示——数智赋能教学 探究贯穿课堂
三个小组探究活动贯穿课堂:上海如海—上海如何成为中国的航运、贸易、经济中心?上善若水—崧泽缘何成为上海人文之源?水韵悠长—朱家角古镇传统民居里的地理密码。三个探究活动充分融合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在社会大情景中发现地理问题、调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构建地理课堂小情景。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终端设备推送、展示、统计、互动、在线作答与讨论和拍照上传等功能,引导学生相互探讨、自主探究,有效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实时检查学生答案,判断知识掌握程度。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网站查阅实时数据,增进对抽象地理问题的理解。
深度研讨——教学说课 专家点评
课后,副校长、教学分管领导陈忠林老师主持研讨活动,介绍此次教研活动的背景及目的。同时邀请青浦区地理教研员俞琼老师给课堂进行指导。首先俞老师针对课堂特色进行点评:一是学习资源多样化。教学中的学习资源来自于各类场馆、古文献查阅、电子信息平台的数据收集,学习资源类型包括各类专题地图、视频、上海市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资料包。二是对话方式多样化。课堂中的人机对话、组内成员共享、小组间相互讨论、师生互动使得课堂充满活力。三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及时反馈,对学生学习证据的收集,大大促进课堂效率。同时俞老师也给予了一些建议,比如针对高三学生的复习课,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问题的设计应该达到更高维度的要求。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方面也可让学生更加主动、规范、完整地发挥,将填空的模式改为整句表达会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此次校级观摩课展示活动圆满结束,东湖中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与需求,全力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数字化教学新模式,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发展注入更新鲜的活力。
撰稿:田艳丽
审核:刘 婷
摄影:杜晓宇
编辑:侯赛歌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