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速递】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多举措推进食堂规范管理
为切实保障全校师生饮食安全与健康,进一步规范食堂运营管理,9月24日上午,我校组织召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工作专班会议,此次会议围绕食品安全事件应对、食堂操作规范、监督保障机制、家校沟通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明确工作要求与具体任务,全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
聚焦食品安全事件,从严部署防控工作
党支部书记、校长周引根首先通报了最近食品安全卫生事件存在质量问题的调查情况,根据9月23日区教育局会议精神,为杜绝类似风险,会议对全校食品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强化思想认识与责任落实。要求全校上下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将事件警示与防控要求全面传递至食堂每一位工作人员,确保人人紧绷安全之弦;专班及食堂人员需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范。
细化工作全流程管理。从食材采购、验收到加工、出菜、试菜的各个环节,均需做到细致管控。验菜时重点关注食材新鲜度、有无异味等,操作过程严格遵循规定流程,同时加强人员行为规范管理。
明确工作流程规范化。对净菜、验菜、烹饪、出菜、试菜等关键环节的时间节点与操作标准进行细化明确,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确保食材处理与菜品制作全程可控、可追溯。
构建多元监督体系,保障饮食安全透明
为确保各项要求落地见效,会议同步部署了全方位的监督保障措施:
强化人员监督检查。安排专班工作人员增加对食材进菜、加工操作、菜品烧制等过程的检查频次,行政检查人员重点检查净菜环节,确保食材处理符合安全标准;烧菜过程中需实时测量菜品中心温度,保障食材烧熟烧透。
推进家校协同监督。完善学校与家委会陪餐制度,陪餐期间放置专门记录表,由家长填写用餐反馈;持续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师生对食堂菜品、服务意见与建议,及时优化改进。
规范问题处理流程。明确食堂若发现问题食品,需第一时间下架封存、上报并做好留样,严禁销毁证据,确保问题可查、可追溯。
优化食堂管理细节,完善运行机制
学校针对食材管理、舆论管控、人员配置等具体问题进一步明确解决方案:
精准管控食材风险。验菜环节需区分荤菜与素菜特性针对性检查,将豆制品等高风险菜品列为验菜环节的重点关注对象,出菜后增加一名试菜员,一旦发现食材异常,立即上报并停止加工,从源头规避安全隐患。
严格规范舆论管理。全体教职工及食堂工作人员不擅自发表关于食品安全的评论,尤其严禁在网络平台发声,所有对外回应均按上级统一口径执行;引导内部理性看待相关事件,避免不实信息传播。
完善人员配置与验菜流程。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力量,优化学校食堂安全管理架构;全面优化验菜流程,由专人负责验菜并拍照上传,经双人验菜、校级领导审核确认后进行推送备案。
此次专班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我校食品安全与食堂管理的工作方向和具体措施。下一步,学校将严格按照会议部署,逐条落实各项任务,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家校协同,持续提升食堂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为全校师生营造安全、健康、放心的饮食环境。
撰稿:刘 婷
审核:周引根
摄影:卢 莹
编辑:卢 莹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