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有约】第10周国旗下讲话:字为舟楫,阅见山海——我校举行世界读书日暨“融美东湖”校园艺术节之校园读书节活动
4月23日是第30届“世界读书日”,同时本月是我校“融美东湖”校园艺术节之校园读书节活动月,故4月21日,我校举行以“字为舟楫,阅见山海”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活动,活动由德育处副主任林广波老师主持,高二1班学习委员朱海霞同学发表主题演讲,全体师生参与。这场意义非凡的主题活动,掀起了校园阅读的热潮。
林老师引用央视主持人朱广权的话,生动诠释读书的意义:读书能让我们在欣赏落日余晖时,脑海浮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美妙诗句,而非简单感叹“哇,夕阳真好看!”从而引发同学们对阅读价值的思考。
朱海霞同学将文字比作学海航行的舟楫,把文化喻为照亮前路的山海,指出文字紧密连接着我们与文化的关系。从古至今,匡衡、吕蒙、宋濂等勤奋读书的故事,都证明读书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涵养品德、领悟处世之道的关键。
朱海霞同学提到,高中学习紧张,虽无法走遍山河,但借助文字,能穿越时空领略都江堰的历史沧桑、莫高窟的精美壁画、宁古塔的历史厚重。她呼吁同学们在忙碌学习之余,抽出时间阅读,拓宽视野、提升思维。
最后,林老师分享北大校长关于读书的观点,强调物质贫穷会摧毁尊严,精神贫穷会消耗灵魂,读书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擦去肤浅与无知。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氛围。同学们表示,今后会更加积极地投入阅读,在书海遨游,汲取知识,让书香弥漫整个校园。
【附发言稿】
字为舟楫,阅见山海
高二1班 朱海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字为舟楫,阅见山海》。
何为舟楫?它是我们在这茫茫学海航行时所依赖的坚实之舟,指引我们不断前行的方向。何为山海?它是那遥遥历史长河中永不熄灭的文化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文字,作为一座桥梁,将我们与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紧密相连。它不仅能带领我们领略那些未曾见过的绚烂山海,还能让我们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止过读书的步伐。无论是凿壁偷光、勤奋苦读的匡衡,还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吕蒙,亦或是“足肤皲裂而不知”的宋濂,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涵养品德、懂得处世之道。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启迪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同学们,高中的学习是紧张而忙碌的,或许我们无法亲自踏遍祖国的每一寸万好河山,欣赏每一处的鸟语花香。但是,我们可以踏上文字的舟楫,跟随书籍穿越时空,跨越疆界,走进文字创造的奇妙世界。用心灵去感受那些遥远的山川河流、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以文字为笔,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泼墨山水画。
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最多的问题。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流淌千年的都江堰,感受它的历史沧桑与工程奇迹;可以探索神秘莫测的莫高窟,领略其壁画艺术的精美绝伦;还可以走进饱经沧桑的宁古塔,体会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壮。是文字让我们打破了时间和疆界的限制,在书籍之中阅见山海,认知世界。
同学们,请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抽出一点儿时间来读读书吧。它是我们了解世界、丰富内心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理解不同的思想观念,从而拓宽视野,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思维层次。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一起攀登文字这座阶梯,让灵魂在知识的滋养下熠熠生辉。
撰稿:德育处
审核:刘 婷
摄影:杜晓宇
编辑:侯赛歌
相关信息